第(2/3)页 一旁,戴权也不阻止,等贾环三呼万岁结束后,这才将他扶起,笑道:“贤弟快起来吧,主子爷在咱家临来之前便说过,只要贤弟认真办事,效忠主子爷,将来必然会给贤弟一个满意的前程。” “谢皇上隆恩,环铭感五内,必不敢辜负皇上天恩。”贾环拱手,恭敬道。 见他礼节不失,看上去又似乎发自内心,戴权也很高兴,于是叫来身边的小太监介绍道:“贤弟,这是咱家的干儿子小喜子,在上书房当差,为人聪明机灵,是个好孩子,以后我若有消息给你,便会让他传递。” “见过小公公。” “见过贾大人,以后还望贾大人多多关照!”小喜子人如其名,长得果然够喜庆的,而且那一双眼珠子明亮亮的,一看就知道确实是个聪明的人。 见二人已经认识了,戴权便笑道:“那贤弟便先回去吧,就让小喜子送你出宫去。” “行,戴大哥常年在皇上身边当差,想来皇上也离不得,便请先回去便是。”贾环行礼。 戴权也是点点头,急急忙忙带着其他小太监朝着上书房而去。 “贾大人,请。”小喜子摆手道。 “多谢小公公了,一点小意思,当个见面礼,不成敬意!” 贾环右手一番,一锭银子便悄悄放到小喜子的袖子上。 而小喜子也不动声色地接住,小声谢道:“多谢贾大人赏,对了,提醒贾大人一声,今儿御史台有几本奏折,奏的就是关于贾大人未降爵承袭的事。” “可是要紧?”贾环连忙问道。 小喜子一边走,一边小声说道:“贾大人不必担心,如今才初十,大朝会要到十六呢。 而且皇上亲口所说,亲笔所写,没人能够改变什么。 再者,那些御史台的人,不过是吃饱了撑的,若哪个月没有三五封奏折,恐怕都会觉得自己没事做,贾大人请安下心来。” 听得小喜子这话,贾环心里有些不喜,倒不是因为给自己提醒,而是身为太监,却评判前朝的事儿,第一天见自己,就说出这样的话,恐怕在宫里也待不长。 于是贾环笑了笑,谢道:“那便多谢小公公了,这里我刚刚才来过,也认得路,就自己出去便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