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徐海的冷汗顿时冒了出来。 整个大殿的文武大臣也不得不佩服朱佑樘的考虑周全,从治水患,到救治灾民,如今更是连水患会导致病疫爆发,他都设想到,面面俱到,莫过于此。 这让大臣们对于皇帝朱佑樘的心思缜密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皇帝朱佑樘从接到六百里加急的消息便出发朝宫内赶来,片刻都未停歇,就是在来宫内的路上他对此次的黄河水患已经有清晰明了的对策。 想到这,文武百官不禁有些汗颜,满朝诸公商量半天,竟不及皇帝的片刻思考。 一些有着自己小心思的官员不得不谨慎行事,如此皇帝,可不是好糊弄之主,今后若是轻视之,必然要栽跟斗。 “诸君,要防患于未然,不能事到临头再去解决,比如说此次水患,必然是有前兆的,若是连日大雨,黄河两岸之父母官就应该要考虑黄河决口的可能,而不是天天坐在县衙喝茶听曲。” 朱佑樘说到最后,语气越发严厉。 “陛下,散朝之后,微臣就去准备鼠疫所需药物。”徐海急忙亡羊补牢地说道。 “做事要前思后想,不仅要准备鼠疫的药物,还需要研究为什么会爆发鼠疫?鼠疫是如何传播与人的,如何预防鼠疫爆发,若是一旦爆发又如何控制它是扩散范围?这些都应该是你们太医院需要研究的事情。”朱佑樘接连提问道。 朱佑樘的一番话似乎给满朝文武的大脑打开了一扇门,原来出现问题是需要做如此分析探究的。 之前的大明朝堂,或者是说整个大明人都没有如此去一探事情之本源,他们最喜欢探究的是哲学之本源,而不是具体事物之本源。 比如若是真的爆发鼠疫,大明人只会想着如何去控制鼠疫,研究得深一点就是研究如何治疗得了鼠疫之人。 他们从未想过为何爆发鼠疫,鼠疫是从何而来这些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固化,大明人习惯从哲学层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从事实逻辑层面去推理分析。 这是儒家的习惯,喜欢论虚而非论实,一旦论实,那些都是百工之活计,鼠疫的探究那是医者的事情,而医者在朱佑樘之前是不太被人看得起的。 后世的李时珍就是很好的案例,他父亲明知道他在医学方面有天赋,但是就是不希望他学医,为何?因为医者在大明地位不高。 朱佑樘身处于大明将要衰弱而又未衰弱的年代,他发现其实此时的大明什么都不缺,即便是所谓的科技,医学此时依然能吊打欧罗巴。 此时大明缺的是一颗探究事实本源之心,这就需要转变大明思维方式,让他们慢慢习惯于从实际探究出发,而不是从哲学层面出发。 “陛下,臣马上组织太医院医生进行研究,并出具预防措施方案。”徐海急忙应答道。 这被皇帝说成办事不力的典型,可就大大不妙啊,最近皇帝朱佑樘可是想将太医院提格,太医院正这个职位自然是水涨船高,跟着上涨,据说皇帝有意将太医院院正提为正三品。 正三品可是大红袍,徐海还指望着能穿一穿那大红袍,毕竟要是以前,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希望。 如今希望就在眼前,却因为自己惹恼了皇帝,将他从院正之位上提溜走,他岂不是要欲哭无泪。 “陛下,太医院对鼠疫是有所记录的,臣散朝之后,汇集太医定然能制定出有效预防此病疫的方案。”徐海继续开口道。 “徐卿有心了。”朱佑樘淡淡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