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刘俊-《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3/3)页

    “回王上!这其实历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个石敬瑭不就是著名的儿皇帝,金灭北宋之后也是考虑到以金人统治汉人会出问题,安置了一个张邦昌做傀儡皇帝。”

    郑经点点头,心中生出了无限的自豪感,要不说泱泱华夏是最优秀的民族呢,任何的计谋策略都能在史书中找到影子。

    这就是五千年文明的底气,一个武夫都能想到以史为鉴,找到一非常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想法很好,灭其国而不夺其地,不过我泱泱华夏要出师有名,你打算以什么名义对苏禄进行征伐?”

    “这个好办?王上以王上的名义,或者以大明的名义要求苏禄不得再派人骚扰我三宝颜。只要苏禄国再次派人对我三宝颜进行骚扰,臣就有了讨伐不臣的理由。

    到时候擒住苏禄君臣再宣布其罪状,然后逼其签订城下之盟,臣不相信在生死面前,苏禄君臣能有多硬的骨头。”

    郑经笑了,他现在发现后世有一句话非常正确,不是某某的时代,而是时代的某某。想一想汉朝建立时沛县人才,还有大明建立时淮西人才。

    不是这两个地方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而是这些人才遇到了懂他们君主,这就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道理。

    刘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能力,包括驻守满剌加的陈辉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才能都是因为他们在郑氏的如今这种宽松的政治制度下,能够让他们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

    所有人都明白,郑经的威望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撼动的,没有一个人会担心自己有一天的功劳太大,会功高震主。

    想明白这一点的郑经感觉浑身轻松,长久以来一直担心的自己如今最大的短板是人才匮乏,现如今看来,是不是人才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只要藩府制定好一套合理的晋升制度,就会在最大的程度上人尽其用,满清现在控制的人口是多,可是他们选拔人才是从全国的读书人中选择。

    只能说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食利阶层,能够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智慧足够,不过有没有治政的能力却不一定。

    而郑氏麾下是从所有的孩子中间选拔人才,其基数并不比满清少多少,而且不同教育方式带来的人才效应也是大有区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