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奋斗的老父亲(求订阅)-《我的系统提前了三千年》


    第(2/3)页

    程光出府,林城紧步跟随在他的身后。

    用时不到一个时辰,程光便就到了执灯司。

    此时再到执灯司,已然是换了一份心态。

    刚到执灯司时,程光的身影便就吸引一众目光注视,只是当下执灯司众多捕快,并没有心思与他这世子做过多的交流,只是简单地行礼之后,便就匆忙离去。

    好似执灯司是出了什么大事,不少人都是人心惶惶。

    程光微微皱眉,并不了解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但也不好拦下一人问问,看他们这么急匆匆的模样,也不像是会有时间搭理自己的样子。

    程光也不在意,缓步走进执灯司中,踏在青石板路上,不过一会,便到了执灯司的深处。

    一路行走间,程光隐约可以听到,自他们这些人的口中,时不时地传出一些话来,虽然听不太清,但还是可以听到一些字词。

    “陛下怎么要我们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查到怀念太子啊……这不是天方夜谭!”

    “怀念太子这么能藏,甚至都已经藏了数十年了,要是好查的话,早就已经查到了,这么久都没有查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怎么可能……”

    “唉,没办法,现在我们必须要查了,如果我们不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查到怀念太子的话,司长就要换人了。”

    “是啊,真头疼,陛下怎么会想要将我们司长给换掉,还想要换成那个阉人……”

    “嘘……”

    “这话可不中说,隔墙有耳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还不知道,亏你还是执灯司的捕快,可别乱说,那赵晋虽然是个阉人,但好歹还是一个修为境界都不弱于程司长的人。”

    程光听了众人的议论声,脸色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他实在是想不到,执灯司众人脸色低沉,神色匆匆的原因,竟然就是因为这个……

    陛下想要换掉程知海的执灯司司长的官职?

    为何?因为什么原因?

    难道就是因为刚刚不久前发生的,大魏王朝与大周王朝两国比武会试被搅乱的这件事?

    程光暗暗思索着,行走到了执灯司大殿位置。

    还没有靠近,便就听到殿内,传来程知海与钱思远,还有另外一个声音低沉,且略显沙哑的人谈话声。

    “司长大人,现在那怀念太子行踪不明,咱们上次抓到的黑袍人,大多都是实力境界低弱,且什么都不知道的死士,问不出来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钱思远的声音。

    “陛下给的时间太短了,三个月的时间,怎么也不可能。”

    声音略显沙哑,是另外一人的声音。

    程知海此时也开口了:“莫要再说了,陛下这么做,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我们这些做为臣子的,只要服从就好了,莫要再议论陛下的决定。”

    程知海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是在用沉默反抗着程知海说的话。

    程知海性子完全不同于镇国公程世远,若是按照镇国公程世远的性子,定是不可能这么维护陛下说的话的。

    在他们看来,陛下完全就是想要收回程知海手中的权力。

    现在执灯司在程知海的打造下,哪怕不需要程知海,也可以独立的运行。

    陛下或许就是……

    想着……

    镇国公府的权势实在是太大了。

    镇国公程世远镇压界域,有着百万北伐军现在,堪称大周王朝最强大的军队,就被镇国公府掌握在手中。

    若是大周王朝乱了,镇国公府,完全可以自己树立一帜大旗。

    镇国公程世远手中的百万雄狮,大周皇帝不敢碰,也碰不得。

    毕竟,大周王朝的边境还需要镇国公程世远去镇压。

    镇国公程世远常年在界域处,为大周王朝立下悍马功劳,哪怕是大周皇帝,也是实在是找不出什么理由,去将镇国公程世远手中的权势给剥夺下来。

    更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将镇国公程世远手中的北伐军给夺回来。

    大周皇帝即使是将镇国公手中的北伐军军权,强行拿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百万的北伐军,也不见得会听大周皇帝的话。

    百万北伐军,名义上是大周王朝的军队,但实际上,却只是程世远一人拉起来的队伍。

    是镇国公府的家军。

    他们也只认镇国公一人。

    或许,也认未来的镇国公。

    而不是认大周皇帝。

    所以,大周皇帝哪怕是觉得镇国公府的权势实在是太大了,也没有拿镇国公程知海开刀。

    如此一来……

    大周皇帝还想要稍微压一压镇国公府的话,就只能从程知海这边寻找突破口了。

    正好。

    前不久发生的事情,给了大周皇帝这么一个借口。

    可以当作一个,将执灯司从程知海手中剥离出来的借口。

    而大周皇帝,虽然想要将执灯司从程知海的手中剥夺,但也不是完全不给程知海面子以及机会。

    只要程知海能够在三个月内,找到怀念太子的行踪,那么,执灯司还可以照样保留在他手中,若是不行,那就不能怪大周皇帝不留情面了。

    屋内的二人不说话了。

    他们担心,他们担忧!

    他们根本不觉得,程知海,以及他们,或者说整个执灯司,能够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找得到怀念太子。

    怀念太子是什么人啊。

    可是能够与大周皇帝周旋了数十年,哪怕是被废了继承皇位的资格,照样能够躲在暗中,暗暗打算谋反的人。

    这样的人,太精!

    这样的人,太鬼!

    不是他们能够简简单单找得到的。

    他们心中只觉得,这件事,难如登天。

    程知海只怕真的要离开执灯司了。

    一想到这,钱思远与他身边的那个人,便觉得心中一片灰暗,心情也不由得变得低落起来。

    他们知道,程知海一旦离开了执灯司,执灯司便不再是他们兄弟的执灯司,而彻底沦为了大周朝廷的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情报机构。

    虽然说……

    原本就应该如此。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从执灯司开始创立时起,就抱着为人族探寻出一条道路的人,就在执灯司的人而言,程知海的离开,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但眼下……

    已经没有了办法。

    大周皇帝已经给出了最后的期限。

    三个月!

    只剩下三个月了!

    钱思远与他身边那人,心中已然了多出了些许的紧迫感。

    他们没有再与程知海多说,再闲聊几句之后,便是急忙转身离开,已然是想要快点去查查怀念太子的下落。

    他们现在想要将程知海留在执灯司,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尽快地寻找到怀念太子。

    如果寻不到怀念太子,那么他们想再多的办法,向大周皇帝求再多的情也没有丝毫的作用。

    钱思远快步从大殿走了出来,他走出大殿后,看到了程光的身影,看到程光时,微微一愣,然后略显僵硬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向着程光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快步离开。

    而跟在钱思远身后的李正杨也注意到了程光,他还是第一次在执灯司看到程光,脸上也略显也丝丝的意外。

    “世子。”

    李正杨打量了程光几眼,眼眸之中略显欣赏:“世子,比武会试中,世子的身手不简单,我很佩服。”

    “在下还有事情,就不打扰世子了。”

    李正杨看了程光几眼后,快步离开。

    李正杨在打量着程光的同时,程光也在打量着李正杨。

    李正杨这个人,同样是执灯司的副司长之一,为人正直,满脸的正气,如果说,将他放到朝堂之上,绝对会是一个类似魏征的言官。

    李正杨这个人的品性与他的样貌一模一样,为人正气,本来就是寒门出身,所以对于权贵欺压寒门的事情,见一桩便要管一桩。

    本来执灯司在众多权贵的眼中,就不受待见。

    而因为李正杨的存在,执灯司便彻底地成为了诸多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

    程光知道,就是因为有李正杨这样的人存在,执灯司,才能叫执灯司。

    不然怎么为人族挑灯寻出一条出路。

    只有权贵存在的世界,寒门无法出头的世界,也没有多少希望了。

    程光望着钱思远与李正杨的身影消失,缓缓收回目光,走向大殿内。

    看到大殿中,略显忧愁与落寞的程知海,他的嘴角忍不住勾起一缕笑意。

    虽然现在程知海、钱思远还有李正杨他们为如何找得到怀念太子而发愁,但是程光知道,这怀念太子最后应该是找到了。

    不然,未来执灯司就不会还在那位真正世子的手中,那早就被大周皇帝彻底收了回去。

    但即使是找到了那怀念太子,时间想必也耗费了极久,并且,在程知海死后,也没有彻底地解决掉那位怀念太子,所以哪怕执灯司未来还在那位真正的世子手中,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大周皇帝后面或许还扶持了另外一个类似于执灯司的机构。

    程光心中思索着,向着程知海开口道:“爹。”

    程知海听到了程光的声音,连忙扭头,看向程光,原本忧愁的脸色瞬间被他压了下去,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光儿,你今日怎么来了。“

    “来,渴了没有,过来喝点茶。”

    程知海说着,招呼程光坐下,亲自给程光倒了一杯清冽的茶水。

    程光此时却没有多少喝茶的心思,微微摇了摇头,看向程知海道:“爹,刚刚钱叔和李叔说的那件事……”

    程光的话说出了一半,程知海的脸色就变得尴尬了许些。

    “光儿,你听到了啊。”

    程光点头。

    程知海见程光还在盯着他,知道程光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也不打算瞒着程光,坐下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缓缓喝了一口,放下茶杯后,目光注视着程光。

    “光儿,我们镇国公府的地位,在大周很特殊,很特殊。”

    “你爷爷镇国公,手掌百万大军于界域,哪怕你爷爷没有丝毫叛国的想法,但这份军力,不论是在哪个王朝都不容忽视的存在。”

    “更何况,那百万的北伐军只认咱们镇国公府的命令,哪怕皇帝亲自到场,百万北伐军也不会搭理他,所以,皇帝对于咱们镇国公府始终保持有一份警惕性。”

    “再加上,朝廷百官因为我执灯司的动作,对于镇国公府的意见越来越大,已经不止向皇帝提出奏折,削弱镇国公府的权势。”
    第(2/3)页